1.《走进清华北大》1000字作文
我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北京北三环,它和北京大学各自回首想望。
走近清华大学的西侧门,只见门的左右两边蹲着两只石狮子,看起来非常威武。校门很高,也是用石头做成的,门的造型很特殊,两边是阶梯状的,我想这可能是意味着人要步步努力,步步登高吧。校门的正上方用石条拼着“清华大学”的字样,左边的门柱上还钉着一个铜牌子,上面写着“清华园”三个字,字的下面有一个拱形的大洞,旁边还有2个圆柱,前面有4个大花坛,花坛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花儿,一阵微风吹过,小花儿在向我点头,也好似在欢迎成千上万游客的到来,蓝天下的清华更显雄伟壮观。
走进大门,我一看,第一眼就把我惊呆了:畅通无阻的马路、青翠欲滴的草地和高大宏伟的楼房。“这哪是什么清华大学呀?这纯纯粹粹是大街。”我一边走一边嘟囔着。“人家清华大学就是这么大,不像你们学校,逛不了十分钟就逛完了。”妈妈一边走一边对我说。
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清华大学的石刻地图旁,一看才知道,我感到很大的地方原来只占清华大学的一小部分。
我们又往前走,一个令人称赞不觉的景色映入我的眼帘,荷塘!真是:
碧水东流至此回,
二岸柳树相对出。
荷叶绿油插满池,
荷花玉洁上枝头。
水面上布满了一个个硕大的绿色的圆盘,细看,原来是碧绿的荷叶,上面还有刚刚露出一点点粉色的花骨朵儿。我不禁惊叹:“好美的景色!”听妈妈讲,就是在这个荷塘朱自清有感而发,写出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我一听《荷塘月色》,不禁想起了这一文中的一句话:“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水里鱼儿游来游去,清华的池塘多么美妙。如此美的景色再配上如此美的诗句,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我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来了一道难题,一个楼梯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走,好害怕,我一次一次都不敢上去,因为下面没有楼梯板,所以我和妈妈只好扶着栏杆走,太刺激了!上了楼顶头朝下看,太高了!太美了!但我还是有一点怕。
走呀,走呀,一块白石头在我前面,妈妈说那是罗盘,指南针下面有雕刻着“行胜于言”,那个指南针有一点怪怪的,好像一个土地爷爷手上捧着一个鸡蛋!
后来,我们还看到了一块“近春园”的石碑,从这里我对清华大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是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于1911年办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大学。校园占地329公顷(近5000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取自“水木清华”。
我来到一块大石头旁,上面雕刻着8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下面又有二排小字“一九五四届毕业五十周年立”
清华,好似由古朴典雅的古代进入光彩夺目的现代。清华是由外国人援助建造,所以多少有些西洋风格。清华最著名的景观当数“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以前是清华大学正门,现在作为“门”的功能正在减弱,而转变为清华的标志性景观。清华大学不仅是优秀的学府,还是国家的科技中心,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导弹之父”钱学森;若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他们为祖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
在清华大学里面,我很有幸的能够坐在了清华大学主楼的教室里,虽然只是在里面呆了两个小时,但是我仍然激动不已,特别是参观了清华大学自动化实验室。清华大学的蒋教授告诉我们“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是全国最一流最好的专业,清华大学的自动化实验室也是全国一流的”。在实验室,我看到了模型飞机,清华大学的师哥们告诉我们这些飞机的原理,我只明白现在空中的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控制原理都与模型是一样的,我明白这是高科技,我感慨着神奇的高科技,正是这些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就像清华大学的校训一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我考上清华的那一天,我会自豪地说:“我是清华的一份子!”
2.游清华北大作文
清华北大是我们学生羡慕的地方,8月8日我有幸来到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我首先来到北大,北大的房屋建筑古色古香,我仿佛进入了公园,北京大学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图书馆在全世界很有名气。一是大、二是书多,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来到了北大的未名湖,湖水清澈见底,博雅塔倒影在水中。
好像有两个博雅塔。有好多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好像在说:“欢迎你。
将来你也是清华北大的一员!”我又兴致勃勃地来到清华大学,清华建筑是欧式风格,是美国人设计的。清华的正门上刻着清华园三个大字,我在此照相留念。
清华的体育很有名气,体育项目应有尽有,有一个很大的游泳馆。清华园里有朱自清、孔子的塑像。
我还游了荷塘月色,在水面上飘有绿色的荷叶,粉红色的莲花,景色很美!清华北大,9年以后我们再度重逢,你要等着我啊。
3.清华、北大学生写的文章
强烈推荐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她是北大毕业的,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视频: 十三岁的际遇 还有一篇王海桐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田晓菲 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七岁的时候。
那天,偶尔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从自己那充满渴望的内心悄悄升起。
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 十岁,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
身边的阿姨唤我快看快看,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 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似乎预示了一段奇妙的尘缘。
只是我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快就实现了童年的梦想;而且,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这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 蓦然回首,我仿佛认出了两年前的自己: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
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眼看八七级新生穿着军训时领来的绿军衣满校走,我才恍悟到自己已是三年级的“老生”了。
悄立在朋友般亲切的三十五楼下,不由地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了。我似乎应该对你说点儿什么,北大。
不是已经和你朝夕相处整整两年了吗?不是已经长成亭亭少女、就要度过自己的十六岁生日了吗?但平时常在嘴边的歌这会儿全都沉默了。我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你,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
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当时,好像还看了一个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
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我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四百万册图书!实在难以想像。
而其中我所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目字的最小的零头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忆起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时灯已熄了,我们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随意聊着天儿。我和领队的那个小小的女老师正说得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
我们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呜咽着答道:“你们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师的谈话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可那女孩子的呜咽反倒长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同学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于是,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
假如一生可以被分成许多阶段,那么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
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有时,并不急着翻检借阅,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中文的、英语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声音,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
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 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
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一张一张细细地读那些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重温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
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
4.游览清华北大后感受作文1500字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题记
春姑娘有了梦想,使大地充满了生机;夏娃娃有了梦想,使大地充满了阳光;秋哥哥有了梦想,使大地充满了金黄;冬爷爷有了梦想,使大地充满了莹白。放飞梦想,青春绽放,我们依然相信,梦想就在前方。
还没有细细享受初一初二的熙熙晨光,时光老人已把懵懂的我们带入了初三。我们已像一位整装待发的战士,随时准备在中考的战场上奋勇厮杀。
宽阔的操场、早晨朗朗的读书声、深夜依然灯火通明的宿舍楼、钉鞋、实心球。无一不说明了,初三来了。
每天同样单调的日子,同样的兵荒马乱,战场厮杀;每天疲惫不堪的趴在书桌上睡觉,醒来后却又自责地捧起书本;每天机械地在三点一线中穿梭着,却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因为初三的脚步来也匆匆,去的也匆匆。
站在八月烈日下的我们;跑着八百米挥洒青春汗水的我们;全神贯注生怕漏了一丝细节的上课的我们;哪怕疲惫不堪依旧在训练的我们;深夜挑起夜灯仍坚持不懈的我们。不要问我们为什么,这是我们为实现梦想而铺垫基石。
八月的炎炎烈日,我们坚持着,努力着。军训累吗?答案脱口而出。但我们不后悔,这是锻炼我们意志力的最好方式,剩余的一年里,更加苦,更加累。不要问我们为什么,这是我们为了梦想所做的坚持。
日复一日,从不停歇地起早贪黑,再读一点点,再复习一点点,分数就会多那么一点点。日复一日,下课出去玩闹的人日渐减少了;趴在桌上睡觉的人没有了;埋头苦干的人日渐增多了。日复一日,同学们的脸色因睡眠不足而日渐蜡黄青白,黑眼圈与眼袋无情地爬上了大家的眼眶。日复一日,永不放弃!不要问我们为什么,这是我们为梦想而插上巅峰的羽翼。
我们是一匹匹奔腾在辽阔草原上的骏马,泥土中塑造出我们的雏形,原野里映现出我们的背影,跳跃着,张开我们的翅膀,时刻准备放飞我们的梦想,让梦想带领着我们随风出发!
5.清华大学的作文怎么写,二百字
清华大学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今天,我来到了清华大学,他们学生的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呀!那里有足球场,有游泳池,还有图书馆。暑假里校园里还有很多学生,看,那些学生都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呢!
我听说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美不胜收,游人络绎不绝。我也来到了荷塘月色参观。荷塘月色的风景果然不出我所料,碧绿的荷叶,婀娜多姿的荷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美丽极了。
清华大学还有一些古老的建筑,有清华园、土木学院、图书馆,还有清华学堂。也有许多新建筑,学生宿舍、游泳池,还有漂亮的剧院。
我们借了一辆自行车,骑了两个小时,也没骑遍整个校园,清华大学可真大呀!希望以后有机会来这里上学。
6.我希望我能考上清华大学作文600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想要实现梦想,就必须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带着属于自己的梦想前行。我和大家有着共同的梦想,就是大学梦。
寒窗苦读十二年,只为实现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大学梦,考上一所优秀的大学。我读过颜真卿的一句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句名言让我感受到,梦想并没有远近,没有幻真,实现梦想是一个过程,只有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才能实现我们的大学梦。
童年时,梦想萌芽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听着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从她那优美歌词、柔和的语调中,度过了我那金色的童年。在每个午后的阳光下,我都会聆听着这首歌曲,在听歌之余,我有时还思索着,我的梦想是什么,是长大后向航天叔叔杨利伟一样漫步于月球,探索太空奥秘,还是当一名医生,为民众医好疾病,奉献爱心……我思索着,便去问了父母以作参考。父母说:“要想在当今实现许许多多的梦想,例如当医生、当警察等,都是要读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好的文凭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听了父母的一番话,我心想,要想有一份优秀的职业,就必须上大学。渐渐地,内心那小小的梦想树苗渐渐生根发芽,渐渐长大。
少年时,追逐梦想
时光流逝之快,转眼间小学已经毕业,金色的童年也渐渐离我而去,而我那最初的梦想小树苗,如今也正在成长为一棵茁长的小树。距离高考还有四年,四年看似虽长,却是过得很快。我暗暗下定决心,决定要为我那最初的梦想——大学梦而努力奋斗。
也许,是梦想的那强大力量激励着我,使我在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每天一回到家,便马上下定决心,学习学习再学习,渐渐的成绩也有所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获得了许多课内的知识,还收获到许多有趣的课外知识,这还不都是我一直追逐梦想的结果。经常看见许多亲戚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己最梦寐以求的大学,而他们在接过录取高校通知书之时,脸上露出的微笑一刹那间,谁又能看到他们以前为梦想流过多少汗水,付出多少努力啊!如今亲戚们的眼光也全部投向这个唯一没有完成学业的我,我发誓一定要追逐我那心中的梦想,紧紧握住命运的喉咙,考上一所自己心仪的优秀大学,超越自己,超越别人,有梦就会实现,加油,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青年时,梦圆大学
在为自己追逐梦想,努力拼搏的道路上,我还不时的幻想着当我双手接过录取通知书的情景和对未来大学生活向往。幻想毕竟是幻想,而我相信,我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只要我们的心不变,梦想不变,梦想的小树苗一定会长成苍天大树,一定会开花结果,而那时的我,已是青年,已是一名大学生了,但一定要记住曾经我们那些奋斗过的日子、曾经为梦想留过的泪水,等到那时,我会觉得所有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
打开梦想的翅膀,飞向属于我们的那一片天地,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我们的历史吧!
7.简述北京大学作文1000字
我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北京北三环,它和北京大学各自回首想望。
走近清华大学的西侧门,只见门的左右两边蹲着两只石狮子,看起来非常威武。校门很高,也是用石头做成的,门的造型很特殊,两边是阶梯状的,我想这可能是意味着人要步步努力,步步登高吧。校门的正上方用石条拼着“清华大学”的字样,左边的门柱上还钉着一个铜牌子,上面写着“清华园”三个字,字的下面有一个拱形的大洞,旁边还有2个圆柱,前面有4个大花坛,花坛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花儿,一阵微风吹过,小花儿在向我点头,也好似在欢迎成千上万游客的到来,蓝天下的清华更显雄伟壮观。
走进大门,我一看,第一眼就把我惊呆了:畅通无阻的马路、青翠欲滴的草地和高大宏伟的楼房。“这哪是什么清华大学呀?这纯纯粹粹是大街。”我一边走一边嘟囔着。“人家清华大学就是这么大,不像你们学校,逛不了十分钟就逛完了。”妈妈一边走一边对我说。
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清华大学的石刻地图旁,一看才知道,我感到很大的地方原来只占清华大学的一小部分。
我们又往前走,一个令人称赞不觉的景色映入我的眼帘,荷塘!真是:
碧水东流至此回,
二岸柳树相对出。
荷叶绿油插满池,
荷花玉洁上枝头。
水面上布满了一个个硕大的绿色的圆盘,细看,原来是碧绿的荷叶,上面还有刚刚露出一点点粉色的花骨朵儿。我不禁惊叹:“好美的景色!”听妈妈讲,就是在这个荷塘朱自清有感而发,写出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我一听《荷塘月色》,不禁想起了这一文中的一句话:“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水里鱼儿游来游去,清华的池塘多么美妙。如此美的景色再配上如此美的诗句,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我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来了一道难题,一个楼梯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走,好害怕,我一次一次都不敢上去,因为下面没有楼梯板,所以我和妈妈只好扶着栏杆走,太刺激了!上了楼顶头朝下看,太高了!太美了!但我还是有一点怕。
走呀,走呀,一块白石头在我前面,妈妈说那是罗盘,指南针下面有雕刻着“行胜于言”,那个指南针有一点怪怪的,好像一个土地爷爷手上捧着一个鸡蛋!
后来,我们还看到了一块“近春园”的石碑,从这里我对清华大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是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于1911年办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大学。校园占地329公顷(近5000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取自“水木清华”。
我来到一块大石头旁,上面雕刻着8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下面又有二排小字“一九五四届毕业五十周年立”
清华,好似由古朴典雅的古代进入光彩夺目的现代。清华是由外国人援助建造,所以多少有些西洋风格。清华最著名的景观当数“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以前是清华大学正门,现在作为“门”的功能正在减弱,而转变为清华的标志性景观。清华大学不仅是优秀的学府,还是国家的科技中心,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导弹之父”钱学森;若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他们为祖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
在清华大学里面,我很有幸的能够坐在了清华大学主楼的教室里,虽然只是在里面呆了两个小时,但是我仍然激动不已,特别是参观了清华大学自动化实验室。清华大学的蒋教授告诉我们“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是全国最一流最好的专业,清华大学的自动化实验室也是全国一流的”。在实验室,我看到了模型飞机,清华大学的师哥们告诉我们这些飞机的原理,我只明白现在空中的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控制原理都与模型是一样的,我明白这是高科技,我感慨着神奇的高科技,正是这些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就像清华大学的校训一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我考上清华的那一天,我会自豪地说:“我是清华的一份子!”
8.介绍清华大学的作文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
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 个学院,54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